要使語言運用真正成為資源,變成通往成功路上的一種手段,就應該掌握語言運用的藝術。大學生在面試時要用自己的語言吸引對方,就必須注重語言的運用技巧,因為通過簡要敘述,便可知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文學素養(yǎng)、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功底等,也就是窺一斑知全貌。因此提高大學生自身語言表達能力在求職應聘中顯得愈發(fā)重要。
一、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現狀
目前,在校大學生普遍存在著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的缺陷。這種狀況和大學生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與能力要求不相適應或有一定的差距。
1.語言表達不準確、不清晰。這一點主要反映在語言表達的內容方面,有的學生想要表達認識、思想或情感等,但不能清楚明白地表達出來,或總是抓不住重點和中心,甚至讓人感到費解,特別是對比較復雜的現象、事理和情感的表達,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2.表達欲望欠缺。高校課堂往往很沉悶,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應有的溝通交流,學生對教師更多的是崇敬和畏懼。課堂上很少有學生會針對教師講授的內容提出問題和疑問,很多學生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不注重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3.語言表達不規(guī)范,帶有濃重的地方方言。語言表達不規(guī)范,主要是說學生的語言文字上表達不標準,特別是口頭語言表達時,習慣性地用地方方言。
二、改進語言表達教學,提高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大學生就業(yè)
1.以普通話測試為依托,充分開發(fā)高校教學資源。對于大學生而言,無論是日常學習、社會交際、還是面試求職,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均不可或缺。作為擁有豐富教育資源的高校,應該以學生需求為導向,開設相關課程,一方面提供給學生更多的選擇,一方面科學地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梢愿鶕W生的專業(yè)及社會需求開設求職面試、主持人口語藝術、教師口語藝術等課程,引導學生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做出合適的選擇。
2.改變授課模式,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出平等、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說話的機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強化雙向交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使學生想說話,
3.結合校園文化建設,拓展訓練空間。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自然延伸,是學生發(fā)展自我的空間。我們應該盡可能多地為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機會。一方面,組織、扶持和引導相關學生社團(普通話推廣協會、詩歌協會、辯論社、電影協會、演講協會)的建設,通過社團活動的影響力,在同學中形成榜樣示范力量。另一方面,適時舉辦各種競賽(辯論賽、詩歌朗誦會、演講比賽、模擬招聘、競選、主持人大賽等),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比賽中得到鍛煉。
三、求職面試中的語言表達技巧
卡耐基曾說過:“推銷自己是一種才華,是一種藝術。有了這種才華,你就能安身立命,使自己處于不敗之地。你一旦學會了推銷自己,你就可以推銷任何值得擁有的東西?!笨梢?,求職面試時,如何通過談話和回答問題使自己能被對方接受而獲得想要的工作,即如何有效地推銷自己是很重要的。
1.熱情、誠懇的態(tài)度
精神飽滿,談話充滿激情的人在交往中往往會贏得人們的好感。因為,熱情是一種使人全身充滿活力的精神,它能使人成為極富吸引人的人。為了體現應聘時的熱情,必須使談話充滿激情。它的外在表現形式應該是講話時面帶微笑,充滿自信,聲音洪亮。這樣,定會使招聘者眼前一亮,“嗯,此人不錯”的印象會印入腦際。另外,展現自己,一定要客觀,用事實說話,切忌炫耀吹噓,應盡量從對方需要談自己,不能無視對方而大談自己。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說不知道,反而更容易贏得別人的尊重。任何時候都不要說謊,因為任何一家用人單位都會對擬錄用的求職者進行了解和調查。
2.條理清晰、脈絡分明
一個人工作是否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其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是否強,這是反映其辦事效率高低、工作能力大小的一個重要方面,而這些是可以從你的語言中反映出來的。因此,在回答問題時,應將答案歸納成幾條幾點。也許你的思維不是太敏捷,而且答案也許需要你邊回答邊思考,不斷進行完善,你一時還不能馬上反應出你將回答幾條,這不要緊,你可以說下面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答提問。在你闡述第一點的過程中,你可以想到其它很多相關的事情,這樣你的頭腦中就會出現第二條、第三條……最后,你再總結說“關于這個問題,我認為是以上幾點,不知妥否”等等。這樣,會使招聘者感覺到你的思路比較清晰、辦事條理分明、作風嚴謹踏實,給人以精明強干的印象。
3.詳略得當、緊扣主題把握問答的分寸。
在應聘面試時,如果你說的太少,招聘者就不能對你有充分的了解,也就減少了任用你的可能;如果你說得太多,你又犯了一個忌諱:你告知招聘者的某些東西反而會導致招聘者拒絕接收你。對于招聘者的提問,詳略要根據現場情況妥善掌握。一般來說對于純信息的問題應該簡略一些,對于闡述性的問題,可以詳盡一些,但也要緊扣主題,不能隨意發(fā)揮。
4.要機智,更要老練
面試中,偶爾也會遇到招聘者提出一些近乎怪異的問題好像有意為難一下應聘者,他們可能故意挑釁,令人難堪,但這不足為怪,這其實是在考察你的“適應癥”和“應變癥”。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冷靜,如果你不知所措,恰恰說明了你的應急能力和反應能力較差。動怒不是明智之舉,卡殼沉默也顯尷尬,機智妙答方為上策。對此,我們可以跳出常規(guī)思維的框架,利用提問者的反常思路,幽默作答。
參考文獻:
[1]楊忠策、王莉《實用語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2](美)芭芭拉﹒帕克特《決定成敗的49個細節(jié)》北京:中國商業(yè)出版社,2004.